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對於許多需要照護年長者的家庭來說,「尿布疹」是一個常見且棘手的問題。當我們年老體弱時,可能會因為尿失禁、行動不便等原因而需要使用尿布或紙尿褲,卻也因此遭遇尿布疹的困擾!
究竟造成尿布疹的原因是什麼?有什麼方法能預防與治療?下面就帶你深入了解尿布疹的症狀,並且告訴你 3 招有效的護理措施,輕鬆幫助家中長輩擺脫尿布疹!
其實尿布疹並不只有嬰兒才會有,尿布疹的成因多元,可能因為尿布濕潤、細菌滋生、皮膚摩擦等因素,導致皮膚的角質層酸鹼值失衡,並且摩擦後產生紅疹或皮疹。
尿布疹可能會出現脫屑、瘙癢和疼痛等症狀,分布範圍除了屁股表面之外,在股溝、大腿內側和陰部等部位都是常見的症狀範圍。
了解尿布疹的類型與嚴重度對於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非常重要!尿布疹依照嚴重程度可分成 0~2 級。
第 0 級:皮膚完整無明顯傷口、僅局部泛紅
第 1 級:皮膚完整無明顯傷口但是患部有泛紅、水腫等現象
第 2 級:皮膚破損有傷口,且伴隨著泛紅、水腫、水泡、糜爛、皮屑脫落等較嚴重的感染症狀。
除此之外,尿布疹依照症狀差異也分成四種類型:
刺激型尿布疹好發於臀部、會陰、陰囊等處,也就是屁股隆起,會直接接觸到尿布的部位。由於皮膚長時間接觸排泄物,再加上尿布反覆的摩擦後所導致,屬於接觸性皮膚炎的一種,同時也是最常見的一種尿布疹。
當皮膚的皮脂層降低而導致皮膚的防禦力下降,或是因為接觸性皮膚炎(如:刺激型尿布疹)導致皮膚上出現傷口時,病菌便會伺機而入。
這類尿布疹好發於腹股溝或臀溝等屁股的皺摺處,最常見的病菌有念珠菌、鏈球菌、葡萄球菌等,其中又以白色念珠菌最具代表性。
悶熱行尿布疹顧名思義,主要是因為尿布的材質不佳、不夠透氣,過於悶熱的環境導致汗腺阻塞所造成,不一定和大小便有關。因此常見於腰部、跨下、陰部、大腿等處,且有極高的機率會反覆發作。
過敏型尿布疹通常是因為患者接觸到外來刺激所引起的過敏反應,例如:特定材質的尿布、有香精的溼紙巾、不合適的清潔用品或保養品等,都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過敏型尿布疹。
另外,也提醒大家這四種類型的尿布疹甚至會彼此互相影響,增加嚴重程度!因此若發現有初期紅腫的現象,一定要儘早處理!
其實,對於老人尿布的更換頻率,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。因為這會依據每位使用者以及尿布產品的狀況而有所不同。
不過一般會建議至少每兩到三個小時應該檢查一次尿布,如果發現尿布已經有濕潤感,就應該立刻更換,在晚上過夜期間間,也應至少更換一次尿布。
除了定時檢查及更換尿布,挑選合適的尿布品質也很重要!在選購尿布時,應該考慮到穿戴法、吸收性、舒適性、透氣性以及除臭和酸鹼值等。同時要確保尿布的大小適合長輩的體型,避免太緊或太鬆。
其實尿布疹的治療與預防並不困難,只需要注意以下三個要點,就能有效舒緩症狀,甚至完全治癒!
這是防止尿布疹最重要的步驟!避免皮膚長時間接觸尿液和排便物,讓皮膚保持清潔乾爽是關鍵。
每次更換尿布時,都應該清潔皮膚。可以用溫水清潔皮膚,並自然風乾,或是用柔軟的毛巾輕輕擦乾,避免使用任何可能具刺激性的產品。
使用專為尿布疹所設計的護膚產品,例如含有鋅的防護膏。這種防護膏能在皮膚表面形成保護層,防止尿液和排便物直接接觸到皮膚。
若是長期臥床的長輩,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可能會增加皮膚的壓力,定時協助長輩翻身也能改善與預防尿布疹。
尿布疹是一種可以透過預防和正確照護來控制的症狀,了解正確的尿布疹防護與處理方法,以及選擇合適的尿布款式,一起從頭到腳,由內至外呵護最愛的家人,給予最貼心的關懷!